全球报道:202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抢先看”|如何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多领域专家将齐聚这场主题论坛建言献策

2023-07-05 09:24:59    来源:天眼新闻

7月4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执行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贵州省新闻发布厅(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举行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题论坛新闻吹风会(第二场)。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春介绍“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主题论坛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主题论坛将于7月8日14:30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2楼会议室1A举行;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水利厅和世界水土保持学会承办,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水土保持学会、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松柏山水库管理处协办。

此次主题论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讨生态文明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论坛主题鲜明。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及乌江流域等实地视察,就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此次论坛以“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为主题,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交流展示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碳汇研究、智慧水土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路径、贵州经验,搭建国际性“水土保持”交流平台。

论坛规格较高。主题论坛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参与承办,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将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5位国外知名嘉宾(其中1位是外国驻华公使)、2位院士、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水利部有关司局、部直属单位、兄弟省水利厅(局)以及省内外科研院校、企业领导参加会议,参会人员涉及水利、自然资源、水环境、林业、科研机构、院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展示贵州经验。会上,省人民政府、省水利厅、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贵州水土保持治理经验。会议期间,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将集中推出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等系列深度报道,全方位展示贵州水土保持治理重要成果。

会议形式多样。主题论坛包含领导致辞、主旨发言、国际国内经验交流、嘉宾演讲、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会议期间,部分嘉宾还参加论坛年会组织的开幕式、调研考察等其他活动。

预期成果丰硕。预计将在论坛上发布《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对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和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截至7月1日,共邀请并确认参会嘉宾共计88名,其中国外嘉宾5人,国内嘉宾83人。国外嘉宾中有1名驻华使节,2名国际研究机构负责人,1名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嘉宾中,省外嘉宾56名,含副部级1名,院士2名,国际知名学者2名。”吴春表示,本次主题论坛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省水利厅还为论坛准备了MV《水美贵州》、画册《水润黔中万象新》、杂志《生态文明新时代》等,将集中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请介绍一下近几年贵州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吴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举措方面,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协调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印发《贵州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贵州省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明确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目标任务。成立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包含水利、发改、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委员单位,完善水土保持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各委员单位水土流失防治职责。出台《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连续5年开展省对市、市对县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压紧压实各级政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二是强化建管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治理成效。建立并落实竞争立项机制,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与特色农产业结合程度、项目资金管理、验收、目标责任考核等方面作为评分指标,择优选定项目县,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治理成效。出台《贵州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工作实施办法》《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村民自主建设管理实施意见》,调动项目区群众及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减轻建设单位负担,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约束作用。创新监管模式,率先实现全省“天地一体化”遥感监管全覆盖,及时查清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情况。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厅等主管部门持续开展联合监管,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联合检察院、法院、综合执法等部门对典型违法项目立案查处,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突出信息化建设,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建成贵州省水土保持大数据平台,将3.7万余个水土保持方案信息、2.7万条小流域信息、450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数据资源整合入库,支撑水土保持监管、治理、监测、考核等全方位全过程业务。

“在成效方面,水土流失治理成果丰硕,全省各级各部门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坡耕地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矿山整治修复等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投资216.7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1.96万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到2022年的74.03%,水土流失面积较2015年消减了0.54万平方公里,1.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实现强度下降,从2018起连续四年被国家考核评估为优秀等次。”他介绍,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日益规范,批复水土保持方案2.23万余个,拦挡弃渣约25亿立方米,防治水土流失面积43.27万公顷,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4.45亿元。全省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逐年减少,从2018年的7301减少到2022年的480个,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逐年提升,从2018年的47%提升到2022年的93%,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水土保持与信息化融合进程稳步提升,全省共有8000余名用户以信息化手段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年均监管生产建设项目6.24万次。示范创建点上出彩,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成功创建金沙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湄潭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县等一批示范县、示范园和示范工程,壮大了科技示范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编辑 罗昌

二审 谭仕伦

三审 胡丽华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